近年来我市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仍不稳固,污染防治战的形势仍然严峻。为此建议:
1、打好环保督察整改迎检战。聚焦“4+N”问题清单,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账销号;围绕前段时间国家部委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督查及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举一反三,集中整治。
2、打好治水翻身战。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强化河长履职。针对纳入考核的重点断面,制订实施有效治理措施,持续改善水质。落实“污水零直排区”、黑臭河反弹及断面治理专项资金,为水质断面整治成果巩固提供有力支持。
3、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持久战。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加大力度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加强垃圾分类督(劝)导员队伍建设,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4、打好危废利用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战。将危废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设施纳入污染防治基础保障,统筹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危废处置服务平台,提升小微危废管理水平。
5、打好“互学互比”考绩擂台战。加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考绩占比,以考绩来进一步推进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6、打好发动群众行动战。借助报刊、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主动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如何大量培养符合温州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一线技能人才,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1、统筹管理,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温州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修正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模,构建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2、立足产业实际,推动职教转型升级。把“智能化”、“数字化”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增长点,集中打造一批智能化特色品牌职业学校,新设立或改造与新兴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加快建设市级及以上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智能+”示范专业(群)、基地、虚拟现实协同创新中心。
3、创新中职教育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引导、鼓励和支持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中等职业教育,以政策红利吸引地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探索实行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或联合进行考试的“双元制”,通过共育途径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可靠、紧密的对接。
充分利用进博会的溢出效应,积极打造进口商品协销中心,对推动我市产业转型提升以及消费升级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1、高定位。打造进口商品协销中心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进口生产制造设备及配套工具集采中心。协销中心要强化和完善以下功能:“线上+线下”的展览服务、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展销服务、“购买+租赁”的融资服务、“海关+商检”的进口服务、“安装+培训+维修”的售后服务、“仓储+物流”服务等。
2、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资运营形式。政府通过土地、财税优惠等方式招商引资,吸引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同时整合行业资源参与中心的建设。
3、采取“一区多点”的基地布局方式。为降低物流成本,选址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口商品协销中心核心区,重点突出展示、仓储、交易等功能;在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前置展厅或者样板工厂。
4、采取“商品+技术+服务”的集成输出模式。本中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厂商驻场和服务下沉为客户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充分满足生产设备对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的强烈需求。
在当前高教强省战略下,引进国内外一流名校来温办学,对于助推我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建议:
1、实施行动计划。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精干力量赴国内外知名高校了解合作意向,促成项目落地。同时,坚持“提升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积极主动争取省市共建、部门共建,重点建设好1-2所在温高校。
我市养老服务现状难以满足日趋增长的多层次养老需求,因此亟需打造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加以解决。为此建议:
1、明确一个行业许可标准。加大政府投入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对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制定出台统一的行业许可标准。
2、落实一个设施布局规划。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用地、用房保障,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同步规划、同步落地,加快形成医、养、文、体、娱多功能集聚,打造医养宜居环境。
3、推出一套产业培育政策。我市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长护险制度,下一步要加强规范化服务和监督管理,试点成熟时扩大到全市范围,有效发挥长护险制度政策保障作用。同时,要逐步落实其他政策支持。
4、建设一批医养服务机构。通过新、改、扩建,通过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模式,加快建设培育一批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融合型机构,既要有机构养老型,也要有上门服务型;既要有住院服务型,也要有日间照料型,形成布局合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硅谷作为创新生态的全球标杆区域,其自发形成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值得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借鉴。为此建议:
1、持续提升温州高校的创新能力。大力支持温州高校学科建设,瓯江学院、温州商学院迁建大罗山南麓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及时出台鼓励大学毕业生“留温”工作的有效政策,落实人社部有关政策精神,激发高端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
2、以生态联合体要求建设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把“宜业、宜居、宜学、宜养”放在一个框架之下,快速推进科创生态联合体建设;有效整合浙南科技城、温州高教园区、温州生态园和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以温州科创小镇、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茶山梦创小镇、肯恩小镇五大特色小镇为支撑,形成集产业创新、生态旅游、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等于一体的科创生态联合体;构建一套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建立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股权投资体系。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资金的作用,形成环环大罗山产业、创新和创投的“铁三角”;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处于早中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
温瑞平原大通道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温瑞平原一体化建设和温州市“三个1小时”交通圈的构建,成为我市交通发展中亟需重点解决的短板。为此建议:
1、加快快速路网建设,打通温瑞交通瓶颈。尽快启动温瑞大道快速路、滨海大道快速路建设,并纳入综合交通“十四五”重点完工项目;加快地面道路的快速化改造,分离快慢系统。
2、完善大容量公交体系,引导区域通勤公交出行。修改完善S1线、M4线一期轨道交通体系规划,S1线延伸至桐浦;建设温州至瑞安的地面快速公交体系,引入有轨电车或BRT系统;加快S3线建设,引导区域通勤交通通过公交组织出行。以同城化为理念建设温瑞平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快-干-支-微的都市区公交网络。
企业法律风险难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法治意识淡薄,但与我市政法系统对企业法律服务供给碎片化、滞后化和单向化也不无关系。为此建议:
1、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由市政法委牵头成立“市法企合作联席会议”,主要负责规划法企合作工作措施,整合各方资源,补足合作短板,更好满足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
2、重视法律风险事前防范。要改进工作方式,从注重企业法律风险的事后防控转为事前防范、事后控制并重。加强对企业管理层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宣传,同时通过提供专业的法律风险点评估排查服务,帮助企业防患于未然。
3、强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要充分利用我市各大行业商协会和工商联系统,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设立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意见信箱等方式收集企业法律问题,建立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数据库。同时,由警察、检察官、法官和律师等组成法律服务组,定期为企业提供有主题特色的法律服务。
目前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产业规模偏小层次偏低等问题。如何破解难题,消除制约因素,促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建议:
1、锁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把温州打造成浙南闽北数字经济发展中心。因此有必要调整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计划,年增速要达到15%-18%,力争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接近4000亿元。
2、把牢一个方向。就是紧紧把握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应用这个方向。在数字产业化方面要扩增量,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升级,发展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智慧物流、智慧乡村和数字文创等产业。
3、打好一个基础。大力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国顶尖水平。
4、建设一批平台。平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议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功能各异的平台体系。
5、全力推进一批项目。一手抓项目落地,另一手是抓项目招引,引进一批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项目。
6、构建一张网络。构建起有温州特色的“5+N”工业互联网,力争每年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
把握好“精建精美”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把温州这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为此建议:
1、宜居城市首先是生态城市。一要继续进行水体治理修复,彰显江南水乡特色;二要继续完善绿地系统,努力修复被割断的绿地系统,提升存量绿地品质,提高乡土植物应用比例;三要打造生态福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支撑温州永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四要继续增加公共开放空间。
2、坚持先有业再有城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是龙头。编制城市有机更新改造、生态保护和建设专章,明确总体空间格局和生态保护建设要求。协调发展是关键。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生态化发展战略。同时,各区块也要协调发展。精细管理是保障。着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