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政
字号
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贡献政协力量
在市政协十一届五十三次主席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和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深化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是科学配置执政资源的客观需要,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属地管理,初步构建起“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新体系,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属于浙江省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项开创性重大改革,起步不久,还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下步,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和部署要求,不断深化拓展,持续稳步推进,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为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贡献更多亮点、提供更多样板。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就加强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再谈几点想法:

一、抓龙头,高标准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专程到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视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安吉县的做法。关于县级矛调中心建设,我们最早是从“信访超市”开始建设,原来只有单一的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功能,现在逐步转向集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等三大平台为一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各地各部门已普遍形成共识,认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是深化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的“主抓手”。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很有成效,现在也都在有序有力推进,下步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注重高标建设。省委车俊书记指出,要努力把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工程。我们严格按照车俊书记的指示精神,对标“重要窗口”标志性工程的目标定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拉高工作标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服务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主平台、主渠道,确保我市社会治理工作继续走在前列。二要注重规范运行。要严格按照省里的矛调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规范化建设指引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心功能定位,规范工作流程,理顺管理体制。要对信访、司法、社会力量等资源进行大整合,解决好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等问题,同时又不包办代替各部门的职能,做到有分有合、综合协调、规范运行。三要注重实际效果。我们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给群众办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建设县级矛调中心,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也要像“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切实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四要注重配强力量。中心建得好不好,调解队伍是关键。目前矛调中心最缺的力量就是调解员队伍,直接影响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要补上调解队伍这块短板,按照“政治强、作风实、懂法律、善调解、能治理”的要求,健全调解员选拔、培训、保障、激励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落实相关待遇,进一步配强工作力量、提升业务能力。特别是要加大选聘退休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退休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的力度,提升调解员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五要注重对接指导。矛调中心要切实承担起对接指导镇街“基层治理四平台”和村社全科网格的职责,将中心的网络和机制下沉到乡镇(街道),构建形成县级中心、“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县域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关于镇街是否建立矛调中心,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二、抓基层,不断完善镇街“基层治理四平台”和村社全科网格建设

总体来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镇街“基层治理四平台”和村社全科网格运作比较顺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层治理四平台”方面(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从实际工作效果看,综治工作平台职能发挥最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平台次之,便民服务平台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门职权下放不到位、镇街对基层站所的属地管理和调控力度不够。村社全科网格方面,存在全能化倾向,信息采集内容多(50项)、任务重,网格员队伍待遇低,素质参差不齐。下一步,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完善。一要推动部门职权下沉。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部门审批权限向基层转移,特别要进一步加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更加关注民生诉求,扩大受理服务范围,让群众不出村、不出镇就能办成事,提升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二要强化镇街属地管理。强化镇街对派驻机构人员、基层站所的属地管理和刚性调控,是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与关键。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人财事相配套的原则,从人事制度、薪酬待遇、管理方式、考核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强化镇街对派驻机构和基层站所刚性调控的具体措施,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镇街对派驻机构和基层站所的人事调配权、日常管理权,切实增强镇街基层治理的统筹能力。三要推动数据资源共享。我市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铺开后,信息数据将进一步扩大,有更多的平台需要打通,如城市大脑、智慧小区等平台数据。要结合全科网络2.0版本创新,以信息科技为支撑,进一步整合“基层治理四平台”与各类平台的互联互通,协同推进“智安小区”“智安单位”等场景化应用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平台功能转化为治理效能。四要完善网格考核机制。当前,全科网格考核过于注重网格员轨迹、信息报送量、事件办结率,导致实践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人员空跑”“事件空转”“信息过滤”等问题。要立足网格工作实际,坚持效果导向,调整考核机制,更加注重对信息质量和事件办理实际效果的考核。要设置不纳入“办结率”考核的“事件报告”模块,防止出现一些无法及时办结的重大信息被过滤的问题。五要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推动网格员队伍由“乡管村用”向“县管村用”转变,切实提高其工作待遇、生活待遇,关心其政治待遇,激励和推动广大网格员参与群防群治、矛盾化解等工作,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头道防线作用。要定期组织开展网格员法律知识和各类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网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网格员职责,努力为网格员减负、为网格管理增效。

三、抓合力,全力推动基层治理平台建设落地生根

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必须要统筹推进,各方联动,落实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一要强化部门协同。市矛调中心建设指导小组成员单位,政法委、改革办、信访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大数据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督促指导矛调中心建设相关工作。市政法委作为牵头单位,要及时掌握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经费保障,研究提高调解员和网格员经济待遇问题。二要强化考核推动。今年县(市、区)考绩办法中,政法口负责的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考核,是65分(总分是1000分),细化到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分值会更少,这与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任务的繁重性不相匹配。建议要加大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在考绩中的分值,或者对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增设单列考核,充分调动县(市、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强化宣传发动。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让公众知道基层治理平台是什么、怎么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完善公共投诉、监督和服务平台,切实提升社会认可度。同时,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拓宽社会各界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