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字号
温州历史时期县以下基层行政区划
文/姜竺卿



清光绪八年版本的温州古城城池坊巷图,选自杨景艺《温州百景》



秦汉时期的县以下基层政区采用“乡里什伍”制度,规定“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魏晋南朝时代因循汉代的乡里制度,但民户多依附于世家大族,乡里制度的作用反在庄园坞堡之下。隋代采用“百户为里,五里为乡”的乡里制度。唐代基层政区划分是很严密周到的,规定在城区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坊;在郊区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村;在乡村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里,五里为乡。唐代这种坊里制度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很有好处,所以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代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但保甲制度与原有的坊里制度在职责上存在着重叠和冲突,所以变法失败后,有的地方实行保甲,有的地方实行坊里。元代实行乡都村社制度,乡辖都,都辖村社,每乡辖都不等。明清两代在城区实行隅厢制,在农村实行乡都制。城区的隅厢制是城垣以内设“隅”,城垣以外设“厢”,隅厢以下设“总”,总以下设“甲”。农村的乡都制是乡以下设“都”,都以下设“里”。至今温州遗留下来的“七都”、“八里”之类的地名比比皆是。



1、元代以前

元代及其以前的温州地方志均已佚失,难以列出完整的基层行政区划。下面仅从古代文献和文物中获取一鳞半爪作局部介绍。


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温州的永嘉、安固、乐成、横阳4县共辖78个乡,到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调整为76个乡。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温州共辖44个乡,其中永嘉县11乡,瑞安县16乡,平阳县11乡,乐清县6乡。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温州共辖41个乡,其中永嘉县13乡,瑞安县12乡,平阳县10乡,乐清县6乡。温州各地乡的名称多不可考,永嘉县仅知建牙、德政、吹台、孝义、贤宰、仙桂、清通、仙居8乡,瑞安县仅知帆游、崇泰、涨西、集善、芳山、来暮、清泉、嘉屿、广化9乡,平阳县仅知东乡、西乡、金舟、亲仁、宰清、万全、凤栖、凤林、归仁9乡,乐清县仅知东乡、永康2乡。
元代仅知平阳县辖10乡54都。



2、明代

明代实行隅厢制和乡都制。温州府城设置4隅,东南隅下辖18总,西南隅下辖18总,西北隅下辖15总,东北隅下辖9总。温州城外设置4厢,城南厢下辖7总,广化厢下辖6总,集云厢下辖5总,望京厢下辖2总。瑞安县城设置4隅1厢,即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和永丰厢;平阳县城设置4隅,即东隅、南隅、西隅、北隅;乐清县城只设置东、西两隅。





明代乡都制采用“县-乡-都-里”四级基层管理。明朝前期的温州府各县乡村共设置4县41乡201都823里,见上表。


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派兵镇压了浙闽边境的邓茂七、叶宗留农民起义后,从瑞安县义翔乡分出五十六都、五十七都、五十八都、五十九都、六十都5都12里,从平阳县归仁乡分出三十八都、三十九都、四十都3都6里,设置泰顺县。新设的泰顺县置东、西两隅,不置乡,辖8都18里。于是瑞安县由原来的60都140里减至55都128里,平阳县由原来的55都247里减至52都241里。后来,平阳县因三十四都无住户,其地分别划归三十二都、三十三都和三十五都,全县减为51都。成化十二年(1476年),乐清县山门乡的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及玉环乡的全部(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三十四都),共计6都32里划给台州府太平县(今温岭市),于是乐清县从原来的6乡34都168里减为5乡28都136里。



3、清代

清代基层政区承袭明制。顺治十二年(1655年)海禁和顺治十七年(1660年)迁界,永嘉县迁弃茅竹岭以东的一都至五都和膺符乡的七都;乐清县迁弃94里,只存42里,玉环岛及江北老岸都迁弃一空,连乐清县政府也迁往大荆;瑞安县先迁弃28里,后又迁弃6里;平阳县迁弃100多里(里不指长度单位,而是基层政区单位)。迁弃之地均无人居住,但乡、都、里的建置并未撤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迁弃之地始渐恢复。


康熙四十年(1701年),泰顺县城由原来的东、西两隅改设东、南、西、北四隅,仍不设乡,仍辖8都18里。


雍正六年(1728年),从台州府太平县分出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和乐清县玉环岛设置玉环厅,归属温州府。玉环厅治设置东、西两隅,不设乡,下辖22都。


明清两代的隅厢制和乡都制在温州实行了540年之久。直到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规定县以下改设城区、镇、乡等自治区域,隅厢制和乡都制才被废除。当时,永嘉和瑞安两县率先执行。永嘉县划分为城区和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西内7镇以及仰山、孝义、永安、临江、江北、七都、贤宰、水东、水西、龙沙10乡;瑞安县划分为城区和罗阳、集广2镇以及清泰、南岸、芳山、来安、嘉安、嘉义6乡。宣统三年(1911年),平阳县划分为城区和江南、金乡、南港、北港4镇以及万全、小南、蒲门3乡。乐清县、泰顺县和玉环厅未及划定,武昌起义爆发,《城镇乡自治章程》随之废除。



4、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政府颁布《地方自治试行条例》,永嘉、瑞安、乐清和玉环等县相继划分出若干个自治区域,平阳和泰顺未及改划,“南北和议”达成,《条例》即被废除。


北洋政府时期,温州基层政区的体制和划分比较紊乱。永嘉县分为17个区,即城区、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江北、贤宰、七都、仰山、永临、安溪、西内、水东、水西、龙沙和孝义。瑞安县分为10个区,即城区、罗阳、清泰、南岸、来安、嘉安、集广、芳山、嘉义和海岛区。玉环县分为11个区,即城区、坎门、楚门、南大、陈岙、芳社、桐林、密溪、三盘、黄大岙和灵昆。平阳县分为5隅7乡镇,即城隅、东隅、南隅、西隅、北隅和万全镇、江南镇、金乡镇、南港镇、北港镇、小南乡和蒲门乡。乐清县分为5个自治区域,即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和小东区。泰顺县仍按明清体制,分为4隅8都18里。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县以下实行村里制,即县下设区,区下在城设里,在乡设村。村以下实行闾邻制,即村下设闾,闾下设邻,十户为邻,十邻为闾。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底,已成立的村、里委员会数量,永嘉县492个,瑞安县386个,平阳县360个,乐清县434个,泰顺县134个,玉环县108个。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村里制为乡镇制,县下设区,区下设乡或镇,乡镇以下仍采用闾邻制。此后温州各县相继设置完成。永嘉县设10区3镇221乡,瑞安县设5区17镇213乡,平阳县设6区21镇192乡,乐清县设6区17镇353乡,玉环县设4区6镇44乡,泰顺县不设区,下辖2镇88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废闾邻制为保甲制。乡镇以下设保,保下设甲;10户为甲,10甲为保,10~15保为1个乡镇。温州共分为6个县,34个区,55个镇,425个乡,5292个保,56463个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福建寿宁县葛藤岭、张家垟、卓家坑、东溪头、双港渡等村9平方千米区域划归泰顺县,并树界碑。此后,泰顺与寿宁两县以东溪(寿泰溪)为界。


民国后期,上表中的政区有所变化。民国三十年(1941年),永嘉县水东区改称枫林区,水西区改称岩头区,西内区改称碧莲区,基层政区调整为119乡镇1243保14343甲。其中城区、永强、梧埏、郭溪4区共52乡镇581保6783甲85913户,永临、罗浮、沙头、枫林、岩头、碧莲6区共67乡镇662保7560甲90404户(今藤桥镇当年属于永临区,七都属于罗浮区,郭溪区包括三溪、泽雅、双屿、仰义等地)。此外,瑞安县调整为93乡镇979保10519甲,平阳县调整为87乡镇1047保11818甲,乐清县调整为56乡镇750保7815甲,泰顺县调整为38乡镇340保3725甲,玉环县调整为28乡镇239保3786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从瑞安县中分出大峃区的大峃镇和龙凤、金樟、周阳、玉壶、金龙、峃口、桂阳、珊溪、巨屿9个乡,从泰顺县中分出汇溪、两岸2个乡和翁山乡、白云乡的一部分,从青田县中分出南田、西坑、岙里、黄坦、三阳5个乡和万源乡的一部分,设置文成县。新建的文成县下辖大峃、南田、玉壶、黄坦、珊溪5区19乡镇266保2855甲。同年,将永嘉县的温溪、西岙、石染3乡划给青田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温州基层政区又作了调整。调整后,永嘉县辖10区83乡镇1177保13510甲,瑞安县辖4区48乡镇654保8266甲,平阳县辖6区56乡镇690保7465甲,乐清县辖4区44乡镇263保2631甲,泰顺县辖4区23乡镇293保2900甲,文成县辖5区19乡镇266保2855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