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字号
聚焦双碳战略 抢抓市场机遇 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抢抓“双碳”战略机遇,2022年我市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全面打造“核风光水蓄氢储”新能源产业全链条。 民建作为联系经济界的党派,近年来一直关注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民建市委会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提交了《聚焦双碳战略 抢抓市场机遇 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的提案,随后被确定为市政协今年的重点提案。


提案内容摘要如下:


我市发展新能源产业有三大优势。一是传统产业基础扎实。我市电气、汽摩配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与新能源产业高度契合。二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温州海洋资源丰富,全市可开发的海上风电和滩涂光伏资源容量达1789万千瓦,与三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相近。三是战略政策支持得力。我市启动中国双碳科创港建设,并出台了《加快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支持政策,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



2022年我市新能源产业得以高速发展,1-11月新能源产业规上产值为1214.1亿元,增速高达15.8%。但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仍然受到三方面制约,亟需引起重视。一是传统产业创新不足,协同效应未能有效体现。二是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土地要素供应不足。三是新能源消纳渠道不畅,消费市场容量受限。


为抢抓“双碳”市场机遇,加速推进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助力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一)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完善新能源产业体系。将“核风光水蓄氢储”等新能源产业与本土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积极推动电气、汽摩配等产业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深耕电机电控、充电设备、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协同形成结构完整、高效合作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鼓励本土领军企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对新能源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和引进,带动电气、汽摩配等产业集群向低碳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提升。



(二)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加强要素供给保障。制定新能源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坚持“选、育、引、用”并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招引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优化在温高校专业设置,增设新能源产业相关专业。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依托温州大学建立新能源产教融合联盟,定向培养新能源产业实用型人才。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对新能源产业用地予以倾斜,在批准用地时直接配置计划指标,重点调剂相应用地指标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新能源能耗抵扣政策与能耗总量考核制度,全面统筹能耗指标,优先保障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能耗指标需求。


(三)拓宽新能源消纳渠道,构建新能源消费体系。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制定健全新能源消费促进政策,探索配额制的强制绿电交易模式。有序开展新能源替代行动,实施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和碳效综合评价,鼓励各类电力用户购买新能源电力及新能源电力制造产品,推动新能源电力分行业、分领域的应用。支持新能源项目与批发用户开展直接交易,鼓励双方签署长期购售电协议,探索实施核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参与交易机制。制定新能源供应实施方案,压实新能源发展任务,推动构建优先通过清洁低碳能源满足新增用能需求并逐渐替代存量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消费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