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字号
山水斗城:千年格局未变

温州古城,素有“山水斗城”之称,至今已2200年。其独特的“山”“水”“城”融合的建城理念和风貌特色,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大环境观,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颇有文化价值。


1991年的公共码头(方韶毅提供).jpg


温州,古称瓯,或称东瓯。《山海经》有“瓯居海中”的记载。春秋时期,东瓯为越国属地。秦统一中国,设三十六郡,东瓯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瓯人首领驺摇因佐汉有功,被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是为温州建制之始,并有都城。据南朝郑缉之撰、孙诒让整理本《永嘉郡记》记载:瓯水“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有学者据此认为东瓯国都城应该在瓯江北岸,但明清方志明确记载,东瓯国都城在今温州市区瓯浦垟。

五百多年后,晋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之地,置永嘉郡,属扬州,建郡治于瓯江南岸,即今鹿城区所在地。是为温州置郡之始。


北斗九山图.jpg


山之形斗


永嘉郡城相传由著名学者郭璞规划。建郡筑城那一年,据说郭璞登上西郭山(今郭公山)观看地形,望周围诸山错立,似北斗星座。松台山、西郭山、华盖山、海坛山、积谷山、巽吉山、仁王山、黄土山、灵官山等九座山,连成北斗之形,其中城内的五山即松台、西郭、海坛、华盖、积谷,似斗魁,以华盖锁斗口;城外的四山即巽吉、黄土、仁王、灵官,则凑接积谷,连为斗柄,而以灵官为辅星。于是北据瓯江,东西依山,南面临河(唐时称会昌湖),兴建郡城。又开凿28井,对应28星宿,挖伏龟、浣纱、雁池、潦波、冰壶等五潭,并开凿小河串通连贯,以象征五行之水。相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又名“鹿城”或“白鹿城”。后来的竹枝词这样写道:“阊阖天然布斗城,景纯当日善经营。九山抱郭城如接,白鹿衔花瑞早呈。”

时至今日,当年的气象与格局基本未变。古城的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瓯江,“连九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形成了“依江、负山、通水”的城市格局,营造了“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依水边、水穿城过”的山水城市环境。古城后来形成“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格局。如今,华盖、海坛、郭公、松台、积谷、巽吉等六座斗山都已成为大家熟悉的山地公园,灵官山仍在,黄土、仁王两座小山因城市变迁难觅踪影。“九山”如斗,古城墙跨山而筑,绵延数里,气势如虹,如同铜墙铁壁保护着古城的安全,为古城带来了平安富庶的环境。


谯楼(温州博物馆提供).jpg


城之高大


20世纪30年代前,永嘉郡城建有跨山越岭城墙,东起积谷山,西至松台山,北连郭公山,东接海坛山,南经华盖山,迄止于积谷山,从五山逶迤而过,东西宽7里,南北宽5里,呈长方形。周长18里,城高3丈5尺,宽1丈2尺,长2977丈(一说长9923米),城域面积约4.2平方公里。城墙墙体均用砖石筑成,城基坚固,且可凭山头为制高点,增强防御能力。城垣外有壕,东壕长576丈,深1丈,阔2丈,南壕临会昌河,壕长500丈,西壕670丈,阔2丈;北壕临瓯江,壕长571丈。城门7座,即东镇海(东门),南瑞安(大南门)、永宁(小南门),西南集云门(来福门或三角门),西北迎恩(西廓门)、东北永清(麻行门),北门为双门(宋后改为拱宸门、望江门,又称朔门)。每个城门外增筑一道半月形城墙,称月城。北宋宣和,南宋建炎、嘉定,元至正,明洪武、嘉靖、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历经对其修缮。1930年至1945年,因城市交通发展和抗日所谓防空袭,陆续拆除城墙。近年来,华盖山山麓发现了古城墙遗址,弥足珍贵。

今天市区谯楼遗址公园,为五代吴越王钱镠七子钱元瓘(887-941)镇守温州时所筑建。谯楼展现的就是温州古代子城南大门的印痕,也是我市目前仅存的城门,是古城格局最为中心的位置。

斗城功能布局可概括为“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衙”。从古到今虽经历过一次次变迁,但基本格局始终未变。温州历代各个时期不管是县衙、府台,道台、公署,还是路邸、州府、都司、卫所包括城隍殿等等,基本都位于子城区域,即今广场路人民广场周围一公里的路段。


清光绪八年城坊巷图(方韶毅提供).jpg


水如棋盘


传说中,郭璞不仅规划了“斗城”,还因地制宜布局了河渠纵横如棋局的“水城”。古城西南面的会昌湖,汇聚瞿溪、雄溪、郭溪三溪之水,源源不断地向城内输送水源,至今仍是空水澄鲜,波光粼粼,为全国龙舟竞赛基地。会昌湖经小南门西侧进入城内,滋养着城里的百姓。旧城墙外的四周护城河,对城市的排水防涝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西护城河(即九山外河)通勤奋陡门,起着部分泄洪作用;东护城河(现环城东路),从东陡门入瓯江;南护城河(即小南门河)是通往三溪、梧田、瑞安的交通枢纽;北护城河即为瓯江,为城区内外河流泄洪总出水口,也是温州对外交通的水上大动脉。


摄于1901年温州东门海坛山上的海神庙、山脚下的城墙、远处是繁忙的帆船(赖平平提供).jpg


古城街区与水系紧密配合,街坊大都有桥梁,河道与街巷相辅并行,临河一侧往往为居民家的后门,后门有石级为洗涤衣物和乘船的河埠。城内居民撑着小船,通过河网可以到达城内的各个地方,也可以由城内河直通城外河,前往外地。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城区有桥梁75座。从1877年编绘的《温州府城图》看,图上标记的信河街上的桥,就有25座,有八字桥、丁字桥、清河桥等。自瑞安门向东,有第一桥、第二桥、五马桥、通道桥、元丰桥、打锣桥;从白莲塘至望江门,则有上安桥、劝忠桥、永清桥、卖糖桥、后禅桥;百里坊至八仙楼,有小虹桥、永丰桥、大虹桥、古厢桥;西迎恩门至八字桥,则有青龙桥、兴仁桥、咏善桥、马家桥等,中山书院前有仓桥,府前街有新桥,连接仓前街有四顾桥,鼓楼前有大舟桥、小舟桥,大新街上有高公桥,进了永宁门则有大高桥、小高桥,未进永宁门则有永泰桥、钓桥、双莲桥。诗中的古城风光是“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

古城有水门数座,水门起着沟通古城内外水系的作用。古城周边的陡门有广化陡门、西郭陡门、海坛陡门、山前陡门、山后陡门、外沙陡门等。陡门是调节水源的重要设施,遇水潦则开闸泄洪,遇大旱则引潮水入内。今尚存有瞿屿陡门等遗址。日本学者研究宁波城与温州城的水系,说到温州城内谯楼前曾经有宋元祐三年(1088)设立的水则碑,他认为温州城的水则与宁波的最为类似,水则是以城内外的水利统一调整为目的的。

多少年过去了,“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的温州水城,至今还是水灵滋润,富饶美丽。

温州古城完备的建城理念和城市形制在中国古城发展史中地位特殊,“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历史街区特色鲜明,传统风貌保持完好,保存有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是温州201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核心文化价值之一。


明万历三十三年温州府境图(方韶毅提供).jpg


一座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在不同的阶段都进行着新陈代谢,从东晋建郡、到南宋高宗御跸,从明代抗倭、到清朝海禁,直到近代开埠,这几个历史文化高峰节点都在斗城的城市建设上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尤其是近30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无形中造成了古城机理的破碎和历史文脉的断裂,给当代认识了解温州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与瓶颈。好在山水依旧,山水斗城千年格局未变,它作为温州古城的生命印记,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都会留下遗存,并不断地更新或沉淀给子孙后代。


(作者系温州大学建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