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字号
“温州乱弹”:瓯剧

温州瓯剧,原名“温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多声腔剧种,以唱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调、滩簧及时调。1959年改称“瓯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机与吴三春》剧照(林倩倩提供).jpg


艺术特色


瓯剧是一个古老、稀有、有着多种声腔(唱调)的地方戏(种),植根于民间土壤,为广大的劳动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所演唱的音乐声腔唱调较多,所以它较之单一声腔组班的剧种,要复杂得多,在通常情况下是好几个剧种的综合体,这种情况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在声腔上,以唱乱弹腔为主,为“双唱调板式连套”体制,兼少量“类曲牌”的音乐体系。瓯剧乱弹腔(即温州乱弹),它的“文体”(指剧唱唱词格式)结构包括:“四三”结构的“七字”上下对偶句-上下对偶句式,是乱弹唱词的基本句式结构,它突破了格律较严的长短句式的曲牌体词格,在戏曲文学上是一种历史进步。其乱弹腔有正乱弹、反乱弹两类,其原始曲调为正乱弹,人称“祖(主)音源流”。瓯剧的乱弹腔总的特点是音调优美,善于抒情,有民歌风。除了本身的乱弹腔外,还吸收了昆腔、高腔、徽调、皮簧等其他剧种声腔,增加了部分带有地方色彩的时调、滩簧等民歌小调。

在剧目上,瓯剧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舞台实践,积极吸收外来声腔,并不断积累剧目,逐步发展出400多个大小剧目。其中传统剧目,俗称“正宗戏”,一般指流传下来固定的八十四本大戏,内有三本昆曲:《连环计》《雷峰塔》《渔家乐》;四本高腔:《报恩亭》《雷公报》《紫阳观》《循环报》;四本徽戏(皮簧):《回龙阁》《龙凤阁》《双秋莲》《天缘配》。其余均为乱弹戏。除了八十四本“正统”大戏以外,还有三百七十余本大中小型剧目。

在脚色行当上,瓯剧从早期的“上四脚”“下四脚”发展到“三档”(即白脸档、花脸档、包头门)十六行脚色(即白脸档:老生、正生、小生、四白脸、武生;花脸档: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四花脸、武大花;包头门:老旦、正旦、当家旦、花旦、三手、拜堂旦),不断得到丰富。

在表演上,鉴于温州方言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瓯剧采用温州话的书面语(官话),也就是乱弹班艺人们常说的“乱弹白”作为舞台用语语音,并沿用至今。瓯剧表演是唱做兼全,以做见长,做工和真实生活紧密结合,表演朴实细致,粗犷与细腻并举,富有浙南地方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气息。


1991年省艺校瓯剧班(瓯二班)开学典礼(林倩倩提供).jpg


历史沿革


早期瓯剧(乱弹)有三月班,即农闲时结班做戏,农忙时解班务农。据老艺人世代相传,温州最早的乱弹班社,名为“老锦秀”,在乾嘉年间成立。掌班的是温州永嘉场人洪全本。初期是较单纯的乱弹班,以唱乱弹腔为主,兼演少数几本高、昆、徽调剧目。

“乱弹班”至清道光年间,曾一度发展到三十多个班社,但解放前夕已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残存的“凤玉班”“新凤玉班”“新新凤玉班”(“胜凤玉班”)合组为“温州胜利乱弹剧团”。此后,瓯剧获得了新生,相继建立了更新、红星乱弹剧团。演出的剧目有《北湖州》《蝴蝶杯》《宜秋山》《斩韩琪》《火焰山》等。50年代知名的演员有:被誉为“乱弹四大名旦”之一的翁凤渺、曹陈龙,卓有成就的第一代女性演员王兰香,著名小生表演艺术家叶在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茶花等。

1954年胜利乱弹剧团演出的《高机卖绡》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会演,瓯剧演员陈茶花获演员三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瓯剧第一次获得政府奖,也赢得了华东六省一市文艺界的关注,陈茶花两次参加全国文代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54年冬至1955年,温州市政府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改班主(掌班)私有制为全民所有制,胜利乱弹剧团改名为温州乱弹剧团,并把“更新”“红星”两个乱弹班的部分骨干充实进来,几经整合成为建团模制;又先后选派(调)一些政治、行政及业务创作干部扩充剧团班子队伍,形成一个体制较为完善、力量较为强大的戏曲编演团体。

1959年,温州乱弹改名为“瓯剧”,剧团随之改名为温州专区瓯剧团,团长陈茶花。

“文革”期间,瓯剧团曾与和剧团一起改为“温州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东海小哨兵》受到好评,会后易名《红领巾》,被移植为京剧、越剧、木偶剧及剪纸动画片。同年《高机与吴三春》被评为“全国十五年来优秀剧本”。

1977年,温州瓯剧团与温州和剧团合并,称“温州瓯和剧团”。1980年,又恢复了温州瓯剧团独立建制。1981年参加省现代戏调演,《血染青山》获剧本二等奖。1982年参加省首届戏剧节,创作剧目《仇大姑娘》获省优秀剧目奖、优秀剧本奖。此后,《酒楼杀场》1992年获文化部“天下第一团”会演优秀奖,获1997年“文华”新节目奖和“文华”表演奖。《杀狗记》获省第八次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1年《水牢》获中国剧协组织“国际小戏金奖”并获中国剧协颁发稀有剧种保护奖。2004年《装疯》获中国剧协组织“国际小戏金奖”。2006年《杀狗记》获文化部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铜奖。2007年《洗心记》获温州市“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演出大奖。近年来,较有影响的剧目还有新编历史剧《东瓯王》、移植剧《西园记》及现代戏《兰小草》等。


瓯剧国家级传承人陈茶花饰吴三春(林倩倩提供).jpg


传承发展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怀对瓯剧新生力量的培养,从1949年开始,就招收随团学员,如翁墨珊、孙来来、徐为民、黄宗生、陈又新、祁莲莲、徐俊雅、钱卫红、林绍祥、蔡南正等。

1957年春,温州创办“戏曲训练班”,培养乱弹、和剧、昆剧以及京剧越剧学员。这批学员中如谢菲菲、冯彩秋等,后来都成了剧团的艺术骨干。

1960年3月,经省委批准,市委和市政府在温州创办了历史上第一所戏剧学校,共设瓯剧、京剧、和剧、越剧四个剧种班,培养出了朱秋霞、詹崇香、王奋扬、陈玉莲、章世杰、朱吉庆、吴大明等一大批优秀的瓯剧人才和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后来,瓯剧因种种原因不大景气,并出现了人才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为了振兴瓯剧艺术,使瓯剧事业后继有人,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于1991年9月,经浙江省文化厅、计经委、教委批准,开办了浙江艺术学校瓯剧班(校外)。经过六年的关门培训,为瓯剧输送了一批新秀。以方汝将、蔡晓秋、薛青、李倩、胡涛等为代表的演员如今已是瓯剧舞台上的主力军。

2008年,瓯剧团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举办瓯剧班,这是瓯剧时隔17年再次系统招生,为瓯剧发展再次输送了新鲜血液。经过6年训练,及2年温州大学的深造,这批学生都具有大专学历,在舞台上都已崭露头角,成为瓯剧新的接班人。


(作者系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