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字号
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发言摘要


致公党温州市委会: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高效贯通协同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的高能级平台与县域特色产业的精准对接,以高校“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优势赋能县域特色产业,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依托温州医科大学“同一健康”研究院,引入宠物病原体检测、疫苗研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将宠物饲料用品交易、传染病监测等数据联通,联合数安港,打造“宠物城市大脑”,加快平阳县宠物小镇建设,推动宠物经济多元化发展。
二、在科技资源布局和配置上,加大对产业集群支持力度,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支持创新型企业主体。依托大孵化器集群战略,建设区域创新转化中心,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培育工程。同时产业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环境,要将温州成熟的市场优势转化为创新生态的优势,赋能传统产业发展。
三、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畅通资金链,为项目提供融资闭环服务,完善“基金+创投+产业+科技”机制,推动产业项目、高端要素向平台集聚。针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5大战略新兴产业,增设天使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在青年创新创业中的作用,更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市科学技术局: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一、以贯彻落实科技立法为核心,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联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研究制定配套政策、规范性文件等,推进科技条例落地落实,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以大孵化集群战略为牵引,完善科教融汇机制,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高标准建设大孵化集群,迭代“七个一”标准,建立场景、能力、机会三张清单,打造“科研、生产、生活”融合的新空间,推动科创平台质效提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三、以建设公共平台为依托,优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建立创新链和产业链共享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统筹规划建设全市检验检测机构,推进场景应用建设,用好知识产权在线平台功能,深化有组织科研模式。
四、以教科人一体推进为抓手,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贯彻落实“三位一体”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产教融合企业。
五、以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为核心,加强金融赋能科技企业发展,驱动产业链和资金链协同创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大基金支持企业力度,加快落实财政配套政策。



黄子龙(市政协常委,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要尽快完善产业链这个关键环节。要从供应链的全局出发,建立面向产业用户侧的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平台,并以升级迭代模式不断优化完善平台业务功能。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构建产业发展核心框架,构筑并提升温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二、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通过大数据、AI等手段加快企业智能技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要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大孵化器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千项万亿”工程等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企业出题”“揭榜挂帅”等模式开展有组织科创攻关,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和难点。
三、要加快引进创新性人才这个核心要素。借助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这一重要平台,完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工作机制,招引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等多层次培育体系,形成校企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四、要大力弘扬“四千精神”这个精神源泉。始终保持敢闯敢试、勇争一流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激荡创富梦想,为温州建设全球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作贡献。



余向前(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重视人工智能算力与场景应用


一、发挥算力基础作用,打造区域算力网络枢纽。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过渡性政策,采取政府主导国企承建三方运营模式为主,同时推进企业投资建设运营+购买服务合作为辅。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构建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助力温州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领跑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加快创新场景应用,加速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集聚。推广“产业大脑赋能+轻量数改”模式,以聚焦产业发展建设的“智能产业大脑”为主体,在该平台上定制开发订单管理、计划排程、工单管理等十大场景,配合服务和金融补助方案,让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人工智能也只有依托具体的行业或场景才能找到自己的特色。
三、吸引各类人才集聚,畅通本土产学研人才输送渠道。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离不开专业人才,招引优秀温商(资金)和温籍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技术)回温创业。以世界温州人为纽带,运用“青科会”“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中国人工智能数字创新大会”等专业会议平台,尽早储备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人才。
四、强化科技金融作用,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政策。政府需要出台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引进市域外已投人工智能方向高新技术企业落地。



黄云碧(市政协委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一、立足产业特色,健全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制定出台《温州市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建设集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职能为一体的公司化运作的产业技术研究平台,持续完善共性技术服务体系,引导新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政府统筹主导作用。对于我市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财政部门要将补助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税收部门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土地部门要给予优先使用权以及优惠价格,金融部门要尽可能降低利率、延长期限,科技部门要优先支持产业技术研究平台承担各类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和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设任务。
三、完善保障机制,调动利益主体参与动能。健全“宽进严出”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共性技术,探索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资助扶持的重要依据,促使其尽可能的提高共性技术研发转化效益。完善温州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与运作,激发民营资本参与动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叶盛(瓯海区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建设高能级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一、聚焦重点产业,提升供给水平。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建设一批国家及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推动机构做大做强。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组建区域性大型检验检测机构或企业集团或区域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领跑机构认定,培育品牌。
二、深化创新驱动,提升专业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水平。鼓励检验检测机构提升专业领域全类别产品(参数)检测能力,培育扶持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增强民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发展医疗器械、进出口商品、渔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检验检测服务。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检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支持传染病、化学物安全性检测等技术研发及相关平台建设。
三、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各类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检验检测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分离,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内部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参与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协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跨境或区域性互认合作和技术交流。


陆毅(市政协委员,市留学生创业协会会长)
升级温州市留学生科创生态


一、建设创业环境配套。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创新基金,以支持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特别是那些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定期举办行业峰会,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交流机会。政府引进更多国际化的企业和外资企业,为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平台和发展机会。
二、优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提供多元化的激励政策和优化资源投入,包括税收优惠、创业支持、研发资金等激励措施,利用大罗山基金村等平台,加强股权投资基金与金融机构的“投贷联动”,以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为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企业可以具备相应对人才认定资质,获得政府认可,提升人才库的储备。
三、深化教育与企业合作。加强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聚焦“5+5+N”产业发展,共同设计课程、实习项目、科研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培训机会。调整教育体系,加强对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字技能和软技能。建立稳定的实习生计划和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工作的机会。


叶剑秋(市政协委员,上海兰迪(温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兰迪浙江海南联合管委会副主任)

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建设


一、明晰定位,出台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制度性文件。建议将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格局作为目标导向,在完善已有知识产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将散见各项制度中的具体措施进行适当的提炼,归纳出具体的措施,形成一项一体化制度来看待,建议在制订制度政策措施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并最终形成正式的制度文件。
二、加强引导,提高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格局的意识。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格局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其中作为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最为密切的企业之意识,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开展知识产权体系共建活动。
三、建立平台,打造开放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目前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与其挂一漏万,导致不实用的现象,不如开放平台,让全社会都来补充完善。平台经营者,需要作好审核和监督的责任,成为开放式的平台更为适宜和符合市场的需求。
四、协同合作,提供精准高效到位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政府管理部门涉及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的职能部门要有协作和协同保护的意识和机制,保障对企业知识产权权益保护的精准、高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