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字号
深化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 推动人民政协为人民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温州市龙湾区政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政协委员工作室综合承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和功能作用,深化委员工作室建设,高质量开展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基层群众工作,是推动委员沉下去,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龙湾区政协积极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中心思想,不断深化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


一、“三个维度”分类“建强”,构建立体矩阵

龙湾区政协把建设政协委员工作室作为拓宽委员联络基层、联络群众渠道的创新举措,立足职能特点、界别特色、专业特长,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出发,建成涵盖团队、区域、界别、单位四种类型的1个省级政协委员会客厅和18个政协委员工作室,以点串线、以线促面,构建立体式的委员工作室阵地矩阵。



一是“点”上开花,注重发挥委员专长。以委员特色领域和专业优势为依托,组建龙湾双创政协委员会客厅、东瓯法律服务政协委员工作室、滨海医院委员工作室等特色专业类委员工作室,将相同领域、行业和志同道合的政协委员、专业人士凝聚在一个团队中,凭借专业技术能力发挥优势作用。如龙湾双创政协委员会客厅以服务创业企业和创业人才为目标,汇聚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的资源与力量,围绕“双创”开展帮扶解难、指导训练等专业性强、公益性质的特色履职活动,当好创业创新的“知心人”,画好“同心圆”。


二是“线”上延伸,注重发挥界别优势。抓住界别这条党委政府联系和团结群众的“连心线”,组建科协科技农业界政协委员工作室、台联侨联政协委员工作室、同心阁委员工作室、九三学社委员工作室等7个纵深型的界别类委员工作室,为委员走进界别群众、服务界别群众、与界别群众保持常态化联系提供重要抓手,为发挥界别优势、开展界别协商提供有效途径。


三是“面”上覆盖,注重发挥综合效应。以街道为依托组建10个综合型的区域类委员工作室,实现辖区街道全覆盖。这类委员工作室以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为建设主体,以街道委员履职小组成员为实施主体,建在村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贴近群众的地方,因地制宜、灵活实用,广泛开展凝聚共识、协商议事、建言献策工作,在听取民声、反映民意、为民解难中,推动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向群众靠拢、向落实转型。

二、“三个规范”全面“管好”,搭建“四梁八柱”

2021年,龙湾区政协创新推出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1+4”工作制度,即1项工作规则和4项工作规范、考评办法,真正在“管”上下功夫,推动委员工作室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规范职责要求。印发《政协温州市龙湾区委员会委员工作室工作规则》,从委员工作室的创建、运行、考评和领导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结合《界别工作规则》《关于委员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等履职制度协同发力,同时建立联系指导制度,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抓指导,委员工委抓联系,其余各专委抓点推进,切实为委员工作室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行动遵循。


二是规范运行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委员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四有”(有固定场所、有委员队伍、有工作机制、有管理主体)建设标准,对委员工作室在学习交流、调研视察、协商议政、走访接待、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印发《委员工作室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委员工作室星级评定办法》,明确年度“4+X”主题活动要求(即围绕工作室主题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完成1项年度专项主题活动)。近年来,开展了建党100周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发挥‘政’能量,同心迎亚运”等年度主题活动。


三是规范考核评定。开展委员工作室星级评定工作,坚持一年一评,不断完善评定细则,成立评定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充分了解委员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围绕工作室整体建设、主题活动质量与成效、委员作用发挥、纪律作风形象等方面进行评分,设三星、四星、五星三个等级,并按星级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补助,以正向激励推动政协委员“动”起来,履职成效“实”起来。

三、“三个联动”高效“用活”,打通“最后一米”

龙湾区政协坚持发挥委员工作室“学习交流新载体、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的功能作用,与其他建在基层的政协组织、平台、阵地联动,与政协各项履职联动,打通政协服务群众和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米”。


一是“三位一体”联动,发挥服务基层的实效。深入推进各街道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以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为工作主体,通过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听取民声,通过委员工作室发动委员走基层、访群众、做调研、搞实践,通过民生议事堂将群众和基层党政负责人“请”到协商现场,以民主协商议事帮助基层破难题、寻根源、找办法,协助基层党委政府缓解基层治理压力。例如近两年,龙湾区各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利用“三位一体”在基层开展了30余场“小微”协商,为群众解决了“小区电瓶车充电难”“车库出口道路梗阻”等难题。


二是线上线下联动,拓展服务群众的空间。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为委员工作室赋能,18个委员工作室全部在浙政钉“龙湾政协·掌上履职”平台“自建应用”板块上线,部分委员工作室开通网页、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面向全体委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开放,发布主题活动信息,全天候开展线上咨询服务。如东瓯法律服务委员工作室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当面接待、上门服务、网络平台、热线服务等,联系服务基层群众,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现;民革特色委员工作室(原王会林委员工作室)自2013年设立起就在线上运行,后开通线下“实体店”,聚焦教育、交通、城中村改造等民生问题,为群众答疑解难。


三是纵向横向联动,增强服务发展的合力。纵向加强委员工作室与政协组织之间的联动,根据联系制度,各专委会点对点联系委员工作室,通过委员工作室开展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等履职工作;横向加强不同委员工作室之间的联动,开展跨领域、跨界别、跨专题的协商、调研、监督活动。如龙湾区政协与龙湾双创政协委员工作室联动开展了“‘四千’精神再砥砺,民营企业再出发”“对话中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共兴”等主题座谈及协商活动;围绕“十四五”规划、共同富裕等大课题,“五水共治”、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迎亚运盛会助力三大提升行动”等民主监督,由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组织各委员工作室、各党派团体,开展联动履职,形成高质量履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