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主席陈作荣讲话
4月29日,市政协召开第三十二次主席会议,围绕助推“撤村建居和村规模调整”改革行动开展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陈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今年3月初,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和推进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仅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全市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的工作,到4月底,全市村社规模调整基本到位。经调整,全市将减少2328个村,新建1021个村,总村数将由5404个减少为3076个,撤并率43.1%;新建(调整)社区352个,城市社区数增加到580个。
陈作荣在会上指出,村社规模优化调整是解决我市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要紧扣目标任务,切实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贯穿工作始终;要实现资金资产资源融合,建立过渡期运行机制,加快融合步伐;要做好新村规划,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注重保留特色、传承文化、提高质量;要加快村级发展,强化政策扶持、盘活资产资源、规划发展项目,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强班子建设,选好干部、培训干部,提高村级干部领导发展经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要维护和谐稳定,重视突出矛盾的化解、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要彰显政协作为,多献务实管用之策、多建监督助推之功、多做凝心聚力之事,为党政决策有效落实保驾护航,为新时代温州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副市长苗伟伦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苗伟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郑朝阳、王振滔、黄寿龙、徐有平、鲍小瓯、诸葛启钏、王丽峰、陈胜峰,秘书长朱增岳参加会议。
“村社规模优化调整”是市政协2019年的年度专题协商课题。3月初,由市政协副主席黄寿龙领衔,委员工委牵头成立课题组,赴台州、宁波等地市及鹿城、永嘉等6个县(市、区),走访18个行政村和社区,广泛听取政协委员、部分及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温州市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调研报告》。
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课题调研组与8位与会政协委员就村社规模优化调整过程中的村庄规划、资产融合、文化传承、组织优化等问题展开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吴高宏(市政协常委、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
谋深做实任重道远的“后半篇文章”
一、建强班子,配齐配强力量。加强新村社班子队伍建设,建立任务清单、职责清单,抓早抓好新村主职干部全员轮训。
二、统筹兼顾,完善“三资”管理。制定过度期运行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盘活资产资源。
三、加强引导,把住底线稳控。深入开展新村(社区)的发展政策和惠民政策宣传,加快化解各类历史遗留问题。
四、加大支持,解决后顾之忧。加大政策倾斜,设立调剂机制,统筹解决失地农民保险指标不均衡、新村经济运行困难等问题。
五、健全机制,确保规范运行。全面强化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各项事务的领导,优化服务,完善决策机制。
六、完善规划,推动融合发展。编制新村(社区)规划,整合有利资源,强化服务功能。
七、创新理念,加强文化认同。引入“社区营造”新理念,加强乡土文化梳理,留足公共活动空间,全力开展新村文化活动,营造新村新气象。
吴周富(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加快推进优化调整后的新村融合
一、优化组织建设,推进机构融合。优化新村党组织、新村融合发展中心、新村村务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和新村社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新村帮助开展新村融合工作。
二、强化新村共识,推进形态融合。引导新村班子树立“新村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增强新村发展的凝聚力。
三、平衡各方利益,推进人心融合。坚持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原则,平衡村集体与村集体、村集体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利益。
四、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资产融合。因地制宜,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在推进村规模优化调整中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完善管理制度,推进服务融合。进一步完善管理、考察、防腐等制度,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沈岩明(瓯海区政协副主席):
规范有序推进村规模调整工作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村规调整质量。始终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事中事后各项工作,加强法定程序的审查,加强归档材料审查,加强对“去痕化”检查,加强对服务运行机制检查。
二、及早评估风险,未雨绸缪制定预案。充分评估村、合作社分开运行的风险;充分评估“五议两公开”机制运行风险;充分评估新老班子工作交接风险;充分评估新村换届选举风险。
三、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村民融合发展。加强旧村传统文化梳理,全力开展新村文化活动,以新村为单位开展体育竞赛、文化展演等文娱活动,营造新村其乐融融的良好气氛。
钟菲菲(市政协委员、文成县桂山乡党委书记,市妇联挂职副主席):
发挥组织优势再造基层工作新格局
一、抓组织队伍,把基层堡垒建得更强。建立功能性党支部,多形式开展新村(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全面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
二、抓机制完善,把乡村治得更清。制定出台后续系列政策,完善新村(社区)运行框架,调整优化基层治理网格,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三、抓服务升级,把基层发展做得更实。做优做强现有服务品牌,深挖掘潜力,找准自身定位,坚持“一村一策”精准服务。
四、抓典型树立,把人心聚得更紧。及时总结和宣传村规模优化调整后新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典型例子,引导干部群众把关注的焦点当前利益转移到后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氛围。
陈继远(市政协委员、温州宝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加大规划和设计引领
一、注重村庄布点规划。按照“横到边,纵到底”的统一规划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会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方案。
二、注重新村村庄规划。新村规划要因地制宜,既要注意保留特色,重视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要注意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根据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规划。
三、注重村庄建设。要加强安全方面设计和引导,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建筑风格的选择,严格设计审核把关,凸显美丽村居风情。
方良(市政协委员、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设专门仲裁机构解决资产融合纠纷
针对村级资产处置管理机构未完全融合,村“三资”合并,并村不并账,以及村级资产协作开发、共同处置管理效率不高且易引发纠纷等问题
建议在乡镇一级设立专门的仲裁裁决机构用以解决村规模调整后出现的内部资产管处置管理相关纠纷,引入专业仲裁人员,将相关纠纷提交至仲裁机构进行解决,避免纠纷扩大化,合理解决纠纷。
陈娅莉(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福利养老院院长):
重构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明进步
一、固化区域性的公共文化要素,全面摸清文化历史,树立文化自信。组建专家型本土化的调研队伍,系统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中心,打造引领的公共文化体系。
二、注重标志性的传统文化供给,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强化文化归属。要保护一批历史古建筑,打造一条历史文化古街,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和项目。
三、满足群体性的新型文化需求,再造乡村文化引领,塑造文化自豪。一是构建创业的文化要素平台。二是凸显和谐的尊老服务文化。三是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厉汉华(市政协委员、温州维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加强撤村改居和村规模调整后经济合作社发展
一是加强引导,推动经营管理的规范性。鼓励经济合作社聘用专业、高素质的经营班子,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人治理模式。
二是深化改革,充分促进资源的流动性。探索经济合作社股权流转的形式和机制,鼓励经济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设立项目运营公司,充分发挥各村的资源优势与农业龙头的经营管理优势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加大激励,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提倡经营者多持股份,量化经营者价值,采用年薪加股权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使经营管理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股东利益一致。
邱小剑(市政协委员、温州利凯嘉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妥善处置“遗留去留”,注重特色村保护
一是注重维护好村民原有利益,稳妥处置好历史遗留问题,凡是涉及到广大村民的利益,都要公开公平公正地推行,特别是对农村自留地的处置要有明确的处置和补偿方案。
二是注重村干部队伍建设,妥善处理好村干部去留安置问题。
三是注重特色村的传承和保护,认真分析每个村的优劣势和发展历史,根据村级集体土地、集体资产、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在撤村建居工作中做到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切忌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