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政
字号
坚持系统观念 突出精准施策
在“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协商会上的发言摘要

IMG_8120.JPG


市政协常委、市资规局副局长  张静

打造全域全时全民的生态宜居幸福城市


从自然资源和规划的角度,审视温州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市”这一目标,建议如下:


1、生态优先,打造全域全要素的生态网络。加快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修复,提升生态多样性,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生态系统服务设施,提供全新的科研、教育、体验、游憩等优质生态公共产品,形成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


2、城乡并举,打造全时全天候的公园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时全天候公园体系,进一步推进“森林进城、公园下乡”,实现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系林带化、乡村林果化,围绕绿道网、塘河水系,增加全天候慢行设施,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活质量优势,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000米见林”的城乡绿化游憩新格局。


3、以人为本,打造全民全龄段的生活圈层。在生活品质方面,加快未来社区建设,形成温州特色的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构建惠及全民的“5分钟、10分钟、30分钟”未来生活圈。重点抓好儿童友好、青年创业、适老环境等场景设施建设。

交通方面,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相衔接的交通网络,支撑生活圈层发展。其中,重点加快地铁M线的报批和建设工作,与现有的轨道S线成网成环,打造“轨道上的温州”,提高城市幸福感。


IMG_8130.JPG


市政协委员、瓯海区政协主席  林宝新

建设“水乡”特色的山水名城


在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过程中,要突出“水乡”特色,重塑温州山水名城,彰显温州城市品位。为此建议:


1、以水为脉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格局。系统规划构建一心(生态园)、二轴(瓯江和塘河)、十廊(十条重点河道)、百河的自然生态空间布局;将沿河小区、街坊建成富有水乡特色的建筑风格,形成“一河一风韵”水乡布局;加强滨水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加快滨水公园成环成网。


2、以文化为魂建设具有瓯越风情的浙南水乡。加快建设塘河十景,挖掘“百里荷塘”“龙舟竞渡”“庙会集市”“水上迎亲”等塘河浓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深入挖掘古街古镇古村资源,建设一批水文化历史街区;传承好“龙舟文化”“水上台阁”等非遗水文化。


3、以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为载体推进水乡建设。市温瑞塘河管委会增挂湿地保护管理委员会的牌子,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开展全市湿地资源调查,加强湿地公园和湿地小区的建设,营造水乡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4、以温州瓯海南部新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未来水乡新城。在新区规划建设中,要提高蓝绿比例,以水定城、以绿塑城,实现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转变,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未来水乡新城。


IMG_8143.JPG


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红健

提供水安全水生态保障


对照生态宜居幸福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我市水安全、水生态建设方面,建议如下:


1、建设高标准防洪保安网。一是海塘安澜工程。结合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交通设施、文化旅游,推进海塘向安全屏障、生态廊道、贯通走廊、文化长廊、活力珠链、产业高地“六大功能带”蝶变。二是实施水库增能保安工程。重点推进瓯江支流楠溪江、飞云江支流金潮港、鳌江支流岳溪上游控制性枢纽前期工作及建设。三是实施江河防洪工程。加快推进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流域及重要支流治理。四是实施平原排涝工程。


2、建设高保障水资源配置网。一是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到“十四五”末,城市水源“一主一备”覆盖率提升至100%。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尽快建成温州市瓯江引水工程,建成洞头区陆域引调水工程,推进乐清、永嘉、苍南、文成等地水源联网联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三是抓好节水工作。到“十四五”末,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基本建立,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3、建设高品质幸福河湖网。构建绿色生态健康的河湖系统;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河道生态用水配置,大力推进珊溪幸福水源等7项重点幸福河湖工程,推进全域“水美”创建,高标准建设“水美县”、“水美乡镇”,探索建设“国际湿地公园”,慢行系统、绿道系统全程通达,城乡普及15分钟亲水圈。


IMG_8162.JPG


市政协常委、温州广电传媒集团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  胡未央

以绿色发展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成为必然选择。为此建议:

1、树立绿色发展观,形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认知。提出我市“推动绿化品质升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总目标,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市舒适,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保护好全市发展的绿色本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正是民之所望,更是施政所向。


2、践行绿色发展观,探索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做法。“绿”是城市之魂,把“绿”打造成温州最响亮的品牌。一是从规划着眼,编织“绿网”。二是从建设着手,严格保护和高标准打造三垟湿地公园,高质量加快建设大罗山风景区,加快打造沿温州大道至南白象段塘河南片公园,建设环温州森林生态圈,形成串联多个节点的“绿肺”。三是从管理着力,推进“绿治”。


3、坚持绿色发展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模式。坚持以生态优先战略为建设指针。一是深入推进城市修补。重点加快实施“庆年坊、五马墨池”历史街区核心区等保护整治修缮,推进水系两侧、轨道沿线等成片旧城改造。二是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推进城市山体、水体、绿地、废弃地生态修复以及既有建筑绿色覆盖修补。


IMG_8167.JPG


市政协常委、团市委副书记  邱智强

倡导全民生态文明自觉


面对加速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更高要求,还需要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系统性重塑、革命性变革。为此建议:


1、以“创新驱动”激活绿色产业发展。一是打通价值实现各环节。科学编制“十四五”区域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二是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严格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机制,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清洁化。三是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板。分类培育一批未来乡村建设样板,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温州标志性成果。


2、以“内外兼修”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一是大力推进绿色居住办公。加快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设立公民生态“绿码”、家庭环保账户和社区绿色银行,打通生态全民参与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全面倡导绿色出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倡导慢行生活。三是全面推进绿色消费。加快绿色标识认证及推广,以产品消费需求推动绿色产业供给侧改革。


3、以“硬核举措”健全绿色机制保障。一是用好美丽水乡“云管家”等系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多跨协同数字化改革。二是加快形成市、县、乡三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全面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三是深化和完善差异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和绿色考核办法,构建“政府有为、企业有责、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大生态保护格局。


IMG_8177.JPG


市政协常委、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吕朝晖

以文铸魂  以文惠民  以文塑韵


对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国30强、全省前3、长三角前10、历史最好成绩”,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不仅要绿化、亮化、美化,还要文化。为此建议:


1、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要突出文气彰显。一是深化“温州学”和永嘉学派研究。加大与中国社科联等国内顶级智库和高校的合作,形成一批有思想含量、理论分量、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二是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更多文化元素、文化活动、文化展览植入到各类闲置公共空间中来。三是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管用”链条。将文化人才政策纳入全市人才政策体系,将更多温籍在外优秀文化人才招引“回巢”。


2、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要突出文化惠民。一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紧启动非遗馆、美术馆、音乐厅的前期工作,力争在3年内基本建成。同时要加快推进文化设施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二是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15分钟文化生活圈”。三是打造高质量的文化消费高地。


3、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要突出文明和谐。一是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科学化水平。各地各单位要开展常态化、全域化、数智化的创建工作,合力助推温州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二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三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建议从“关键小节”入手,实施文明好习惯养成工程。


IMG_8186.JPG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高永兴

发挥生态优势  提升幸福指数


温州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城市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课题确立新标准,以新项目落实新要求,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制度性优势。为此建议:


1、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共促。要改变过去静态的、末端的治理观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要立足温州实际,兼顾碳减排和碳增汇两大方面,尤其是要做好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文章,为温州的绿色转型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2、以新课题确立新标准,坚持改革创新和建章立制齐头并进。紧扣新阶段、新任务、新领域的新要求,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亟需推进一系列新课题研究,攻克温州生态环境领域的难点问题。建议优先开展下述领域的课题研究,即生态底数的调查评估、碳汇增量的系统研究、水网水系互联互通的研究、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推进资源节约化集约化利用等。


3、以新项目落实新要求,促进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一是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坚持整治倒逼和正向激励并举,树立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典范;二是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方面,鼓励基层打造更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建设品牌新项目;三是在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方面,以点带面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普惠共享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