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政
字号
以更大力度促进高水平就业
市政协十一届六十四次主席会议开展专题协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在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并将“就业”摆在首位。“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高水平就业,是开展就业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温州打造“五城五高地”的重要支撑。4月16日,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六十四次主席会议暨“请你来协商”活动,围绕“促进高水平就业”展开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陈作荣主持会议并讲话。


微信图片_20210419095840.jpg


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瞿自杰通报了我市促进高水平就业情况。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狠抓助企减负、惠企稳岗、托底保障、扩大就业,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16万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95人,失业率始终保持低位运行。


“促进高水平就业”是今年市政协首场“请你来协商”活动的聚焦课题。市政协调研组在经过详细调研后认为,我市就业情况良好,有关部门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帮助企业稳岗留员、推进省际劳务协作、帮扶重点人群就业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一些体现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微信图片_20210419095837.jpg


然而,对照“十四五”我市高水平就业目标要求,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就业环境有待改善;就业政策兑现滞后;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据此,调研组逐一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切实构建高水平就业科学评估体系,全面清晰掌握本地区的就业状况;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在政策资源要素配置上要给予倾斜,强化就业政策支持和完善制度保障;完善职业技能持续提升机制,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高水平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畅通职业发展通道、预防失业的重要抓手,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和谐劳动关系的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中介机构的培育,有计划不断提高社保参保率,加快推进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政协智库专家、浙江工贸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孙仁峰认为,扩大就业容量,首先应体现在城市空间的扩容。必须统筹全域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大都市区;加大中心城区空间利用,加大低效用地开发力度;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实现由“镇”向“城”的功能升级。其次是拓宽产业空间,包括大力拓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文旅产业的就业空间;再者是拓宽企业就业空间,深入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计划,构建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做大做强企业主体;最后是拓宽创业空间,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引擎,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释放就业潜力与活力。


微信图片_20210419095844.jpg


受邀参会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政协委员和专家的建议给予一一回应,表示将认真吸纳政协协商意见,抓好下步工作落实。


会议最后,陈作荣讲话指出,就业关乎民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加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着力构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要更大力度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拓展新的就业空间,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为推动高水平就业创造良好环境。要更加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在改善需求、优化供给、精准帮扶、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和身份地位,让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更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市场供需匹配、实施就业失业管理、全面落实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持续提升就业质量,助力我市“十四五”精彩开局。


市政府副市长陈应许,市政协副主席郑朝阳、徐有平、鲍小瓯、王丽峰、林亦俊、陈胜峰,秘书长朱增岳参加会议。